烈火吞噬的革命情境建构情境主义国际思潮的构境论映像张一兵 著南京大学出版社本书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先锋艺术实践运动——情境主义国际思潮的研究论著。作者将情境主义置于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逻辑构式之中,在占有历史文献的基础上,对情境主义国际思潮的历史形成,特别是影响其生成的重要先锋实践进行了批判性的探究,并对情境主义国际理论构序和实践塑形中最重要的核心范式——景观、情境建构、整体都市主义、漂移和异轨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本书语言生动、图文并茂,问题线索清晰,是了解情境主义国际思潮的初级入门读物。作者简介张一兵(本名张异宾) 男,1956年生于南京,祖籍山东茌平。1981年8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哲学博士。现任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导师。代表性论著有:《神会波兰尼——意会认知与构境》(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江苏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4版);《物象化图景与事的世界观——广松涉哲学的构境论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康哲学映像》(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修订版);《遭遇阿甘本——赤裸生命的例外悬临》(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发现索恩-雷特尔——先天观念综合发生的隐密社会历史机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回到福柯——暴力性构序与生命治安的话语构境》(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回到海德格尔——本有与构境》(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第1卷);《回到列宁——关于“哲学笔记”的一种后文本学解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文本的深度耕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卷、2008年第2卷、2019年第3卷);《问题式、症候阅读和意识形态——关于阿尔都塞的一种文本学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等。编辑推荐情境主义国际是20世纪中后期在欧洲掀起的一波重要的革命先锋艺术思潮,张一兵教授对其产生、发展与多个核心范式进行了介绍、分析和思考,并集结为这本图文并茂的了解情境主义国际思潮的入门读物。情境主义国际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构式中的重要性,可从鲍德里亚的话中窥见:“由于他们,所有的马克思主义上层建筑都被彻底震动了。”目录一览序第一章 列菲伏尔与“日常生活批判转折”第二章 激进的波西米亚:作为艺术先锋的字母主义第三章 德波与诗意革命的字母主义国际第四章 革命的约恩:眼镜蛇与想象包豪斯第五章 《冬宴》:走向马克思的德波第六章 情境主义国际不是什么:先锋艺术实践的历史逻辑第七章 思考布莱希特:被动的景观与革命的情境建构第八章 建构革命情境:反对景观拜物教的思想旗帜第九章 情境主义国际的风风雨雨第十章 情境建构的诗性瞬间与列菲伏尔的革命浪漫主义第十一章 被资本殖民的资产阶级日常生活第十二章 整体都市主义:重构被金钱化的微观心理氛围第十三章 心理地理学、革命的游戏和漂移第十四章 异轨:革命的话语“剽窃”第十五章 景观:表象背后隐性认同的霸权关系结语 红色的终点附录:1、字母主义国际宣言2、眼睛蛇运动宣言3、包豪斯想象的形成4、关于文化革命的提纲5、阿姆斯特丹宣言6、情境主义国际宣言7、关于定义革命规划同一体的纲要8、一月宣言9、《关于大学生生活的贫困》10、红色五月风暴标语(口号)主要参考文献后记序言先享这本小册子,是要向读者介绍那个始终被遮蔽于艺术先锋思潮构式中,实质上却是早已转向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情境主义国际(Internationale situationniste,IS,1957—1972)。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构式中,他们应该占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用鲍德里亚的话来说,“由于他们,所有的马克思主义上层建筑都被彻底地震动了”。[1]1957年,由居伊·德波(Guy-Ernest Debord)[2]发起,已经有较大影响的前卫艺术团体字母主义国际、想象包豪斯运动、伦敦心理地理学协会合并,共同创建了情境主义国际。从当代西方艺术思想史上看,情境主义国际应该算是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后来者,因为,他们明显承袭了前者那种以先锋派艺术的方式反抗或改造异化了的西方社会现实生活的传统。然而有所不同的是,情境主义国际已经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立场,进而提出一系列新的革命理念:今天反对资本主义的革命不再是传统的经济-政治斗争和反抗,而转换为拒绝资产阶级景观(Spectacle)的隐性意识形态支配,将存在瞬间艺术化的“日常生活的革命”(la révolution de la vie quotidienne);传统左翼力量在宏观社会关系上扬弃异化和反对拜物教的努力,变成了证伪景观拜物教的异化场境的“整体都市主义”(urbanisme unitaire)战略、革命艺术家中断资本劳作时空惯性构式的“漂移”(dérivé)行走实验,以及革命性构境的观念“异轨”(détournement ),这些文化革命的独特本质,就是在证伪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幻象的基础上建构积极本真的生存“情境”(situation)。其实,情境主义也正是由此构序得名。在我看来,情境主义国际是20世纪中后期欧洲非常重要的一波革命先锋艺术思潮,不同于通常的前卫(avant-garde)艺术实践,它最显著的特点是决不妥协的马克思主义左翼激进质性。可以看到,明确反对布尔乔亚的情境主义国际著名的《阿姆斯特丹宣言》第一条就宣告:“情境主义者在任何时刻反对落后的意识形态和力量(Idéologies et aux forces rétrogrades)。”[3]我以为,它既是直接影响欧洲现当代先锋艺术和后现代激进哲学话语的重要思想母体之一,也是德波的《景观社会》(La Société du Spectacle,1967)[4]和瓦内格姆的《日常生活的革命》(Traité de savoir-vivre à l'usage des jeunes générations,1967)[5]等重要论著的直接革命实践母体。在法国1968年的“红色五月风暴” [6]中,作为一种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的激进话语,情境主义国际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一起,在西方近现代历史进程中第一次成为所谓的新型“文化革命”的战斗旗帜。情境主义国际的主要代表人物,除了著名的德波和瓦内格姆(Raoul Vaneigem)[7],还有切奇格洛夫(常用名伊万)(Ivan Chtcheglov)[8]、伯恩施坦(Michèle Bernstein)[9]、约恩(Asger Jorn)[10]和康斯坦特(Constant Anton Nieuwenhuys )[11]等人。我发现,情境主义思潮其实深刻地影响了后来在国外马克思主义和激进话语中格外活跃的几个显要角色,除去直接与情境主义相互影响的列菲伏尔[12]和利奥塔[13],还有后来的鲍德里亚[14]、南希[15]和维利里奥[16],后马克思思潮中的阿甘本[17],以及作为晚期马克思主义[18]理论家的哈维[19]和凯尔纳[20]等人,可以说,情境主义也是当代资本主义消费社会批判理论、后现代思潮的关键性学术资源。所以我觉得,这是我们在研究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中不可缺失的重要逻辑线索。在很多年以前,我第一次读到德波的《景观社会》和他那些令人恼怒的“反电影”的影片[21]时,就被其极富冲击力的批判精神和奇异思想所深深震撼。应该说明,之所以一直坚持译介情境主义国际,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一思潮的形而上学构式与我的社会关系场境论和主观构境论[22]十分接近。因为我们共同关注了人的历史性生存活动中社会关系场境存在和当下生命情境格式塔突现现象。在这一次对情境主义国际的研究过程中,我对场境-构境论与日常生活场境的关系,塑形-脱形、构序-祛序(disorders)、赋形与反本质(deformation)、构式-解构、筑模-返熵、构境-破境等复杂矛盾关系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在过去,我所关注的社会定在场境论,更多地是社会生活的宏观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建构起来的,而没有留心一定社会生产关系会涉及每个人日常生活微观场境存在。我的思考比较多地从建构论的维度正面讨论了人的主体性实践和观念活动,焦点意识主要集中于对外部世界和主观精神层面中的塑形-构序-赋形-构式-筑模和构境机制,却没有更细致地从批判的维度关注所有社会场境生活与观念建构活动同体发生的脱形-祛序-反本质-解构-返熵和破境机制。在这一次对情境主义国际的研究中,我不仅获得了较为深刻的场境认识论和批判认识论的新见识,也将传统拜物教批判中的关系异化观念推进到场境异化的层面。当然,我的构境理论与情境主义的差异也是明显的。其中最本质的区别,就是我的场境-构境理论是牢牢建立地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并且,它最深刻地表达了我们民族体知文化的根本特征。关于这些问题,我将在下面的具体研讨中一一分析。这些年,我们虽然在译介和研究情境主义国际思潮方面上做了一些努力[23],也引起了一些学术反响,但在总体上还是严重不足的。一方面,读者在面对这些打破阅读常规的另类精神样态中的情境主义文本时,会一头雾水地不知从何下手入境,这也说明,对于情境主义和他们那个特定的历史场境,我们在中文语境中还是缺少一些完整的历史分析和更深入的方法论学术深究。另一方面,特别是在国外许多关于情境主义国际的评介中,一些人刻意遮蔽这一重要左翼艺术思潮的马克思主义色彩,现有的大量对德波等革命艺术家的讨论和评价,肤浅的令人伤心。我想,地下的德波如果看到这些评论,依他的脾气,肯定会愤怒地爬起来对自己的脑袋再多开几枪的。一些论者根本无法真正理解发生于那个时代中的“漂移”、“异轨”和“情境建构”等革命艺术实践的意义,更不要说进入景观拜物教批判构境和当代资产阶级消费意识形态的深刻透视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正是上述这种令人焦心的双重困窘,迫使我这个根本不在艺术史研究领域的外行,在本书中多说了很多不得不多说的话。针对上述这两种缺失,在这本概论性的论著中,我首先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逻辑构式的大线索出发,说明了这种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关注社会经济政治关系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路之缘起,特别是突显了列菲伏尔基此再转向微观日常生活批判的重要开端。在整个关于情境主义国际的理论讨论中,我特别关注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观念赋形的自觉接受,以及在批判当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方面的所谓“超越马克思”的努力。这算是一个历史逻辑构式上的重新接合。因为这样,也就第一次在思想史上将情境主义国际纳入和入序到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来了,这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打通了走向艺术实践领域的认识论障碍,也破境了长久以来的一个重要逻辑盲区。可以看到,列菲伏尔与情境主义国际是有重要交集的,无论是在艺术观念还是对当代资本主义日常生活的批判和具体改造上,他们通过“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建构打破消费意识形态支配的情境(诗意瞬间)建构、消除工具性劳作时间的游戏般节日狂欢,以及从文化知识型中解构和拒绝资产阶级文化(景观)控制等方面,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当然,列菲伏尔与情境主义国际在理论赋形和实践筑模上存在着重要的差异性,在他们之间也有激烈的非学术纷争,相比之在学术构境上的共同点,后者则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其次,我的研究表明,20世纪尼采对工具理性的控诉并非仅仅回响在学术思想的山谷之中,法兰克福学派对启蒙辩证法的深层反思也并不是荡漾在意识形态力量场中,在先锋艺术实践中,以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开始的捣乱式的“行为艺术”中,已经内嵌着对现代性生活构式的深刻反叛,开启了批判认识论的新的赋形层面,传统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社会工程,被前卫诗人们赋形于日常生活场境层面对麻木现实惯性屈从的激进反抗中,这是一个并不仅仅属于艺术史的了不起的贡献。更重要的是,德波、瓦内格姆、约恩和康斯坦特等马克思主义艺术家,在批判当代资产阶级景观-消费意识形态的斗争中,从日常生活的“小事情异化”(列菲伏尔语)中找到权力的毛细血管渗透点,极丰想象力地提出了改变生活空间关系的各种行动方案和大胆尝试,这为新的社会主义文化战略方向的开辟提供了新的思考意向。如果联系到后来发生的“红色五月风暴”这种全新的反对资产阶级世界的文化革命,这会是特别需要我们关注的理论构序方向。其三,情境主义国际的左翼先锋思想和艺术实践活动,特别是其领袖型的人物德波的理论思考和革命实践,是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财富。一是德波已经认识到,“历史本身是由关系构建起来的”,这是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非直观构序本质的重要透视。这也是海德格尔和广松涉都已深刻达及的构境层级。仅就这一点,德波的学术构式层级就超出了马克思主义教条主义的传统解释框架。在德波这里,超出实体论,透视到社会定在之上的日常生活本质不是物性实在层面的变换,而是非实体的特定社会关系构序和场境存在筑模。这样,在场境存在论的构境层中,他才会深刻地直观到,当代资产阶级生活表象中的异化和麻木心理,并不是“达达”式文化艺术造反所能简单克服的东西,根子在人对资产阶级生产关系赋型的臣服。只是,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德波将经典作家关注的政治经济宏观社会关系异化,进一步回落到更加微观的生活场境异化的关注之中,依我的理解,这正是对葛兰西霸权观念在二战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统治新情况的积极思考结果。通过凯恩斯主义、福特主义加福利政策,资产阶级缓解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中的直接压迫,但却以消费主义的微观生活场境治理重新布局了社会控制的格局。德波推进社会批判理论中的景观意识形态批判的构序基点就在于此。当然,这一点是在列菲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的已有证伪逻辑构式上推进的。二是在布莱希特“陌生化”戏剧革命构式的影响下,马克思批判经济拜物教的证伪和破境,被德波重构为篡位的颠倒性景观。景观概念,是德波思考今天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对资产阶级生产关系赋型的臣服微观化的结果,是德波用来揭示今天资产阶级世界日常生活隐性奴役本质的决定性批判范式。面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新情况,德波将景观视作现代资产阶级日常生活交往中取代商品和金钱关系的隐性上帝,因为,它以虚幻的中介影像关系和“伪交往“场境取代了原先马克思已经揭露的事物化颠倒[24]了的主体际的真实关系。所以在这个构境意义上,景观是从关系异化向场境异化的转换,是异化的二次方。这也是马克思的批判认识论在新情况下的重要推进。在德波看来,今天资产阶级世界中的日常生活场境现实,通常是平庸但迷惑人的无脑伪情境,这也就是德波所指认的被动性消费意识形态景观幻象所建构起来的场境异化。我认为,德波用来指认整个当代资产阶级消费社会本质的spectacle(景观)概念,缘起于布莱希特的戏剧中的那个亚里士多德式的旧戏剧中spielt(演出),而这里的spectateur(观众),正是采取了传统戏剧中那个采取了不干涉态度的景观旁观者(Zuschauer),这个演出/景观的旁观者,通过被动的认同于表演中的英雄,而同质于演出/景观。德波的精妙之处,在于他将那个处于被动地位无思的剧场观众,隐喻式地挪移到今天资产阶级世界的日常生活中来,spectateur正是入序于被资产阶级景观制造的虚假欲望,被动式地迷入疯狂购买的消费者。我以为,德波的景观拜物教是对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构式的推进,并且具有深刻的批判认识论意蕴。在这一点上,德波深刻地启发了后来的鲍德里亚。三是情境主义国际所主张的建构情境,是要脱形于由资产阶级景观幻象所构序起来的这种日常生活中惯性的伪情境,使之转变为一种自觉革命集体的共有瞬间情境。这既是对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拒斥麻木日常生活的继承,也是列菲伏尔“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口号的落地。与传统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有所不同的是,情境主义国际更加关注打破景观幻象之后,我们每天生活其中的资产阶级日常生活场境世界的诗意重新构序,通过革命的情境建构创造全新的行为条件。并且,他们已经将作为革命瞬间的情境建构从艺术诗境推进到建筑、城市生活的实际改变活动中去了。应该注意,这种革命实践仍然是建立在社会场境存在论之上的。四是情境建构的整体都市主义实际上是对象化在资产阶级城市中的革命艺术实验,它的目的是为了祛序资产阶级用商业结构和劳动时间建立起来的城市日常生活场境,所以,它将是着眼于一种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场境的重新筑模。在他们看来,资产阶级世界的日常生活场境中的特定建筑、街道、广场中实现出来的人的活动轨迹,已经是由商品-市场的中介关系构序起来的功利性的“世俗世界”(巴塔耶语),在黑格尔看到宏观“市民社会”的地方,情境主义者看到了原子化个人活动被入序于金钱化都市关系中的微观生活细节,这种细节化的“氛围” (ambiances)不同由人主动构序和塑形,而是由景观操控的伪场境存在。建构革命的情境,就是要破境景观氛围,而建立起新的中断景观氛围的革命化情境,即逃出商业时间-节奏的游戏化瞬间——革命性的日常生活场境“微-氛围”。在这一点上,应该说情境主义很深地启发了列菲伏尔,他于1974年写作的《空间生产》(La production de l'espace,1974)[25]一书,正是基于这种全新关系存在论批判的基础之上的。五是情境主义情境建构中的漂移祛序。漂移游戏,是刻意制造异质性空间情境的动态实践,它可以是从一个固定的生活区域走向另一个陌生化的区域,从一个熟悉的城市走向另一个陌生化城市,从一个日常生存空间游移到另一个更有激情的空间的漂移。漂移的流动和转场的实质,在于打破主体空间在场的凝固性。从本质上看,情境主义的漂移就是要祛序资产阶级通过景观塑形起来的经济枷锁,决不在一个角色化空间中过一种凝固化的经济劳作的日常生活。让资产阶级用金钱量化效用法则锁住生活的凝固性被自由的游戏打碎,无功利的、偶然相遇的漂移要对抗“去质化”,移动中获得的在场性是有质性的存在。这是一个有深度思考的情境建构尝试。也是后来空间理论与实践的先导性实验。六是革命性的异轨。这也是情境主义国际批判认识论的一个重要理论层面。开始,异轨只是一种词语的革命性反抗,它直接表现出反解释学特征,它不是对原文的解释和原始构境的逼真还原,异轨的出发点已经是超越性的“进步”。异轨的本质,在于对一种历史文本内在的话语和词语的“抄袭”和故意挪用,所以,异轨是一个差异性关系范畴。异轨的具体做法,表现为将原来文本中的表达和语句删除,替换为思想进步所需要的全新观点和概念。进一步,异轨就是以无功利目的的游戏态度,打碎消费意识形态和景观的支配,说得更大一些,异轨就是通过改变现实中的决定性条件,进而彻底变革整个资产阶级世界的武器。等等。这些来自于先锋艺术中的革命概念和激进观念,与我们所熟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构式和学术话语有着天壤之别,然而,它们却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西方激进左翼艺术思潮的大门,是值得我们认真关注和了解的新方向。当然,情境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也包含了大量的缺陷和不足,特别是他们在转向先锋文化和微观日常生活革命的时候,严重忽略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和科学技术构式的深刻变化,过高估计了主观诗性和前卫艺术的批判张力以及改变现实生活的实际可能,这使得他们的艺术解放游戏在客观的资本筑模前面仍然是苍白无力的,最后必然以悲凉的失败而告终。对于这些问题,我也会在本书的具体讨论中一一进行分析界划和尖锐批评。本书的写作方式,没有采用通常艺术史研究中的外部描述法,而主要依据当事人自己的文本和话语事件分析为构式逻辑主线,对情境主义国际进行了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和思考。这应该是一个新的构境突显点。真心地希望,我的这些跨界努力会引起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界的共同关注,并由此在研究视域的宽度和深度上都有大的突破。张一兵注释:[1] Baudrillard,D'un fragment l'autre, Albin Michel ,Paris,2003,p.30-31.[2] 德波(Guy-Ernest-Debord,1931~1994):当代法国著名思想家、实验主义电影艺术大师、当代西方激进文化思潮和组织——情境主义国际的创始人。德波出生于巴黎,幼年父亲早逝。1951年加入字母主义运动,1953年组建字母主义国际,创办《冬宴》杂志。1957年组建情境主义国际,主编《情境主义国际》等杂志。主要代表作有:电影《赞成萨德的嚎叫》(1952)、《城市地理学批判导言》(1954)、《异轨使用手册》(与乌尔曼合作1956年)、《漂移的理论》(1956)、《关于情境建构和国际情境主义趋势的组织及活动的条件》(1957)、《文化革命提纲》(1958)、《定义一种整体革命计划的预备措施》(与康泽斯合作1960)、《日常生活意识变更的一种视角》(1961),《关于艺术的革命判断》(1961),《关于巴黎公社的论纲》(与瓦内格姆合作1962)、《对阿尔及利亚及所有国家革命的演讲》(1965)、《景观商品经济的衰落——针对沃茨的种族暴乱》(1965)、《景观社会》(1967)。1973年,德波根据自己的《景观社会》一书拍摄了同名电影。1988年以后,德波写出了半自传体的著作《颂词》,并继续完成了其《景观社会》的姊妹篇《关于景观社会的评论》(1988),进一步完善了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理论。1994年,德波与布瑞吉特·考那曼合作,完成了自己最后一部电影《居伊·德波——他的艺术和时代》。影片完成之后,当年11月30日,德波在其隐居地自杀身亡,享年63岁。[3] Textes et Documents Situationnistes(1957-1960), Paris, Allia, 2004.p.82.中译文参见刘冰菁译稿。[4] Guy Debord,La Société du Spectacle,Éditions Gallimard, Paris, 1967.[5] Raoul Vaneigem,Traité de savoir-vivre à l'usage des jeunes générations,Éditions Gallimard, 1967.《论几代青年运用的处世之道》,英译为The Revolution of Everyday Life,即目前国际学界通常意译的《日常生活的革命》。中译本由张新木等译,书名沿用了国际上的通常译法《日常生活的革命》,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6] “五月风暴”(French Revolution of May)指发生于1968年由学生运动导引的法国巴所爆发的全国社会运动。整个过程由学生运动开始,继而演变成整个社会的危机,最后甚至导致政治危机。1968年3月22日,因与学校的矛盾,巴黎农泰尔文学院(现为巴黎第十大学)学生于占领了学校。骚动很快波及整个巴黎大学。5月3日警察进驻巴黎大学,驱赶集会学生,封闭学校。5月6日,6000多名学生示威,与警察发生冲突,结果600多人受伤,422人被捕。外省城市也发生骚动。5月10日深夜,学生在拉丁区巴黎索尔邦大学与向街垒冲锋的警察又发生大规模冲突,360余人受伤,500多人被捕,100多辆汽车被焚毁。骚动很快波及外省城市。随着冲突的扩大,法国工会与左派政治人物开始声援并且加入学生运动(例如后来的法国总统密特朗Francois Maurice Marie Mitterrand,法国第四共和国的总理皮埃尔·孟戴斯-弗朗斯Pierre Mendès France),到5月13日就达到大约二十万人。而5月14日起,法国整个社会则陷入瘫痪状态,九百万人响应进行罢工,并且占领工厂。至此,“五月风暴”已经演变为一场涉及全社会的政治危机。更重要的是,这场激进的学生运动迅速波及到整个欧美地区,形成了特有的“革命的60年代”。[7] 拉乌尔·瓦内格姆(Raoul Vaneigem,1934-):法国作家,情境主义国际成员。1934年生于比利时的莱辛纳斯(Lessines)。1952年至1956年在布鲁塞尔自由大学修习罗曼语语文学,学士论文的研究对象为法国诗人洛特雷阿蒙(原名伊齐多尔·迪卡斯),随后在比利时尼伟勒当地学校教书至1964年。当他读了列菲菲伏尔的《总和与剩余》和《日常生活批判》等书之后,为此深受震动,于是他写信给列菲菲伏尔,附上了自己关于诗意的零碎思考,由此结识列菲菲伏尔。1961年,经列菲伏尔介绍,与德波相识并参与了国际情境主义的活动,1970年11月14日退出。主要代表作为:《日常生活的革命》,Traité de savoir-vivre à l'usage des jeunes générations ,1967)、《快乐之书》(Le livre des plaisirs,1979)和《关于死者统治生者及摆脱这种束缚给生者的致词》(l'Adresse aux vivants sur la mort qui les gouverne et l'opportunité de s'en défaire,1990)等。[8] 伊万·切奇格洛夫(Ivan Chtcheglov,又名Gilles Ivain,吉尔·伊万):法国政治理论家和诗人,字母主义国际的成员。1950年,切奇格洛夫因埃菲尔铁塔的灯光妨碍他入睡而试图炸毁铁塔,也因此被警察逮捕。其主要的贡献在于1952-1953年间完成的《新都市主义宣言》(Formulaire pour un urbanisme nouveau)。虽然伊万在1954年就被字母主义国际开除了出去,但他在新都市主义方面提出的许多观点和实践活动,成为了情境主义国际建构情境的关键一环。因而,1958年情境主义国际的第一期刊中就收录了伊万的这篇文章,成为指导情境主义国际进行先锋实验的资源之一。[9] 米歇尔·伯恩施坦(Michèle Bernstein):法国艺术家。1954年与德波结婚,并加入了字母主义国际,此后也是情景主义国际的成员。直到1972年情境主义解散,德波和伯恩施坦也正式离婚。主要代表作:《国王所有的马》(小说,1960)、《夜》(小说,1961)等。[10] 阿斯格·约恩(Asger Jorn):丹麦画家,眼镜蛇运动、想象包豪斯国际运动和情境主义国际的创始人之一。[11] 康斯坦特·安东·纽文惠斯(Constant Anton Nieuwenhuys,通常人们简称康斯坦特,而非纽文惠斯,1920-2005):荷兰著名先锋艺术家、未来主义建筑大师。曾就读于工艺美术学校和荷兰国家美术学院(Rijksakademie voor Beeldende Kunst)。康斯坦特精通各种艺术,除了创作绘画雕塑作品,也涉足音乐。1948年,康斯坦特组建了前卫艺术组织“荷兰实验团体”,又称“反射”;同时,作为阵地的同名杂志《反射》(Reflex)创刊。他认为,高等古典艺术是对自由的阻碍,应当被摧毁。所以,刊登在《反射》上的运动宣言里写道:“画不是由色彩和线条勾勒起来的结构,而是一种动物,一个夜晚,一个男人,或者是这所有的一切。”后来,反射运动整体加入约恩组织的“眼镜蛇”运动。1957年,康斯坦特成为情境主义国际的成员,后被德波开除。他最著名的作品则关于未来城市的“新巴比伦”建筑计划。[12] 列菲伏尔(Henri Lefebvre,1901-1991):法国著名马克思主义思想家。1919年在索邦大学学习,获哲学学士学位。1928年加入法国共产党(1958年被开除出党)。1948年加入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从事研究工作。1954年获博士学位。先后在斯特拉斯堡大学(1961-1965,1962年成为斯特拉斯堡大学的社会学教授)、巴黎大学楠特尔分校(1965-1971)、巴黎高等研究专科学校(1971-1973)等任教。代表作有:《辩证唯物主义》(matérialisme dialectique ,1939);《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卷:导论》(Critique de la vie quotidienne,1947);《马克思主义的现实问题》(Problèmes actuels du marxisme,1958);《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卷:日常性的社会学基础》(Critique de la vie quotidienne II, Fondements d'une sociologie de la quotidienneté,1962);《元哲学》(Métaphilosophie,1965);《现代世界中的日常生活》(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1968);《都市革命》(La révolution urbaine,1970);《空间与政治(城市权利第二卷)》(Henri Lefebvre, Le droit à la ville, vol. 2: Espaceet politique,1973);《资本主义的幸存:生产关系的再生产》(La survie du capitalisme: La reproduction des rapports de production, 1973);《空间的生产》(La production de l'espace,1974);《日常生活批判第三卷:从现代性到现代主义(走向日常的元哲学)》(Critique de la vie quotidienne, III. De la modernité au modernisme (Pour une métaphilosophie du quotidien),1981)等。[13] 利奥塔 (Jean-Francois Lyotard,1924~1998):当代法国著名哲学家,后现代思潮理论家。1950年至1952年在法属阿尔及利亚的君士坦丁一家中学担任哲学教师。1958年获得法国大学与中学教师学衔。1971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利奥塔曾在中学任教10年,在高等教育机构供职20年。1955年成为激进团体“社会主义或野蛮”的阿尔及利亚分支的领导成员。1960年前后,与德波等情境主义国际的成员有过较密切的交往。在“社会主义或野蛮”及以后的“工人权力”团体从事了12年的理论和实践工作。其后在巴黎第八大学任教,也曾一度在美国加州大学厄湾分校和亚特兰大的艾默瑞大学等处任教。代表作为:《现象学》(1954)、《力比多经济》(1974)、《后现代状况》(1979)、《争论》(1983)、《海德格尔与犹太人》(1988)、《旅程》(1988)、《非人道》(1988)和《政治性文字》(1993)等。[14] 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 1929~2007):法国当代著名思想家。[15] 让-吕克·南希(Jean-Luc Nancy,1940-),当代欧洲著名哲学家,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1940年7月26日出生于法国波尔多附近的Caudéran,1962年巴黎索邦大学哲学系毕业,于1968-1973年在斯特拉斯堡哲学系任助教。1973年拿到博士学位,指导导师是著名哲学家和现象学家保罗·利科(Paul Ricoeur)。1987年获得国家博士学位,答辩主持人有德里达,利奥塔,格兰内尔等。1988年任斯特拉斯堡哲学系教授。代表作有《无用的共通体》(La communauté désoeuvrée,1986)、《世界的意义》(Le sens du monde,1993)、《独一复多的存在》(Être singulier pluriel,2000)等。[16] 维利里奥 (Paul Virilio,1932-):法国当代著名文化理论家和哲学家。[17] 吉奥乔•阿甘本(Giorgio Agamben,1942- ):当代意大利著名思想家,欧洲后马克思思潮主要代表人物。[18]晚期马克思主义(Late Marxism)是我在2000年提出的概念,它是指活跃在当前西方左派学界中的一群至今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生产方式构架来重新解决当代资本主义发展新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者。参见拙文:《西方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思潮和晚期马克思主义》,《福建论坛》2000年第4期;《何为晚期马克思主义?》,《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19] 大卫·哈维(David Harvey,1935-):当代美国著名地理学家,晚期马克思主义学者。[20] 道格拉斯·凯尔纳(Douglas Kellner,1943-):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教授,乔治·奈勒教育哲学讲座教授,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家。[21] 德波的电影全集共六部:《萨德的呼喊》(Hurlements en faveur de Sade,1952) ;《关于在短时间内的某几个人的经过》(Sur le passage de quelques personnes à travers une assez courte unité de temps,1959);《分离批判》(Critique de la séparation ,1961);《景观社会》(La Société du spectacle, 1973);《驳斥所有对〈景观社会〉电影的判断,无论褒贬》(Réfutation de tous les jugements, tant élogieux qu’hostiles, qui ont été jusqu’ici portés sur le fil ,1975);《我们一起游荡在夜的黑暗中,然后被烈火吞噬》(In girum imus nocte et consumimur igni,1978);《居伊﹒德波的艺术与时代》(Guy Debord, son art et son temps ,1995)。2001年在威尼斯电影节首映。[22] 构境(situating)是我在2007年提出的核心哲学范式,它的最初出场是在寄居于《回到列宁——关于“哲学笔记“的一种后文本学解读》一书的方法描述。在我这里,构境概念被表述为关于人的历史存在论的一个东方式的总体看法,它不涉及传统基础本体论的终极本原问题,而只是讨论人的历史性存在的最高构层级和高峰体验状态。我区分了社会生活空间中的物性塑形、关系构式、构序驱动和功能性的筑模之上的人的不同生存层级,以及与这些不同生存状态和意识体认可能达及的不同生活情境,我将主体存在的最高层级界定为自由的存在性生活构境。很显然,在当代思想的形而上学内省和焦虑中,人们因为担心存在变成石化的在者、概念变成死亡的逻各斯本质,于是做作地在存在和概念的文字上打叉(海德格尔的“删除”和德里达的“涂抹”),而构境之存在就是当下同体发生的建构与解构性。情境之在不存留,只是每每辛苦的重建。当然,在现实历史事实中,构境存在通常是与他性镜像与伪构境(幻象)同体共在的。[23] 对情境主义国际文献的译介工作包括:〔法〕德波:《景观社会》,王昭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张新木新译,2016年版。[法]鲁尔·瓦格纳姆:《日常生活的革命》,张新木、戴秋霞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法]米歇尔·德赛托:《日常生活实践》(1-2卷),方琳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法]樊尚·考夫曼:《居伊·德波:诗歌革命》,史历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情境主义国际文献》,载《社会理论批判纪事》第7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学术活动有:2015年9月19日,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与南京大学出版社、法国领事馆在南京共同举办了“遭遇景观——居伊·德波的电影空间与情境主义思潮”国际研讨会。此次研讨会是国内第一次系统讨论德波思想和情境主义运动的大型学术会议,不仅聚集了来自国内外研究德波的哲学理论、电影作品、情境主义国际的学者,而且先后在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南京先锋书店举办了德波电影展,希望借此把这位法国思想家的理论和作品介绍给中国读者。研究成果主要有:张一兵、姚继斌:《“情境主义国际”评述》(《哲学动态》2003年第6期);张一兵:《景观意识形态及其颠覆——德波<景观社会>的文本学解读》(《学海》2005年第5期)、《颠倒再颠倒的景观世界——德波<景观社会>的文本学解读》(《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虚假存在与景观时间——德波<景观社会>的文本学解读》(《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孤离的神姿:阿甘本与德波的<景观社会>》)(《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第6期)。王昭凤:《德波的景观概念》(博士论文,2006年)、《影像消费的时间和时间消费的影像——试析德波的“景观时间”观》(《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居伊·德波的景观概念及其在西方批判理论史上的意义》(《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仰海峰:《德波与景观社会批判》(《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刘怀玉:《消费主义批判:从大众神话到景观社会——以巴尔特、列菲菲伏尔、德波为线索》(《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等。[24]在马克思那里,事物化(Versachlichung)是指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人与人的直接社会关系颠倒地表现为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Versachlichung是一个客观发生在资本主义商品-市场经济过程中的关系颠倒事件;同时,他还进一步将这种物的关系(社会属性)被人们错认为对象的自然属性的认知误认现象称之为Verdinglichung。由此,经济拜物教的三个主观构境层,分别对应商品的社会属性向自然物性的假性转移——商品拜物教(这是广松涉所指的主观错认Verdinglichung)、人与人的直接劳动关系在商品交换(事物与事物的关系)的历史进程中现实抽象为独立主体化的价值形态——货币拜物教(它面对的价值形态不是主观错认,而是客观的Versachlichung的社会存在)、G-G’中达到事物化关系的再神秘化——资本拜物教的最高点。[25] Henri Lefebvre, La production de l'espace ,Paris:Gallimard,1974.